查看“第125期-AM真菌水通道蛋白与干旱的研究”的源代码
←
第125期-AM真菌水通道蛋白与干旱的研究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990000; font-size:16px solid;"> 首次克隆和证实了AM真菌的水通道蛋白及其功能</p> {| style="width: 100%; margin:4px auto 0px; background:none; border-spacing: 0px;" | style="width:65%;vertical-align:top; color:#000;" | {| style="width:100%; vertical-align:top;" |- |- | style="color:#000; padding:2px 5px 5px;text-indent:2em; " | <div>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绝大多数的陆地高等植物形成共生体系,是迄今发现的与植物关系最为密切的土壤微生物之一。很多研究表明,菌根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各种逆境胁迫具有重要意义。有关丛枝菌根在植物抵御干旱胁迫中的积极作用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多数研究集中在AM真菌的间接作用,及菌根影响植物自身抗旱生理方面,而对于AM真菌增强植物抗旱性的直接作用,尤其是干旱胁迫下AM真菌帮助宿主植物吸收水分的分子证据,还是一项研究空白。 : 2013年初,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保冬研究组在丛枝菌根提高宿主植物抗旱性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克隆和证实了AM的水通道及其功能,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New Phytologist》(Impact Factor: 6.645)。 : 陈保冬研究组采用5-和3’-RACE技术,从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中克隆了两个水通道基因GintAQPF1和GintAQPF2。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测定了毕赤酵母的Ca<sup>2+</sup>和H<sup>+</sup>流速,发现25%的PEG促进了转染GintAQPF1和GintAQPF2基因的Ca<sup>2+</sup>内流和H<sup>+</sup>外流,1M的甘油抑制了Ca<sup>2+</sup>内流和H<sup>+</sup>外流,说明这两个水通道蛋白具有调控Ca<sup>2+</sup>信号和质子外排的作用,进一步证实了水通道蛋白的功能,尤其是在活体中的功能。 : ''GintAQPF1''和''GintAQPF2''是在AMF中第一次报道的两个功能性的水通道基因,水通过AMF运输到宿主植物,这就说明AMF在植物干旱忍耐中起到重要作用。该研究为丛枝菌根真菌吸收水分提供了直接的分子证据,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逆境胁迫下菌根真菌和宿主植物之间的互动机制,同时也揭示了AM真菌在维系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中的潜在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Li T, et al. New Phytologist, 2013, 197: 617–630.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2011/abstract;jsessionid=2A828C388C9320C713C336F5F8F9A4FC.d01t02 全文下载] <div> 返回[[技术周报]] </div> </div> |} | style="border:1px solid transparent;" | | style="width:35%; vertical-align:top;"| {| style="width:100%; vertical-align:top;" |- |- | style="color:#000; padding:2px 5px 5px;text-indent:2em; " | <div>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p> [[File:weekly125s.jpg|200px]]</p> <p style="font-weight:bold; text-align:left;word-break: normal;"> 图注:甘油和PEG处理对不同水通道基因的酵母细胞的H<sup>+</sup>和Ca<sup>2+</sup>流速的影响,H<sup>+</sup>外流、Ca<sup>2+</sup>内流。图中正值为外流,负值为内流。</p> </div> |} |}
返回至
第125期-AM真菌水通道蛋白与干旱的研究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NMT技术介绍
技术概况
技术原理
NMT与其它相关技术
NMT应用及文献
NMT学术资源
NMT文献总结
NMT应用成果
旭月图书
NMT 101问
旭月东升
文献精选
NMT创新思路
联想与创新
潜在应用
NMT实验设计
指标选取
检测部位
样品准备
测试液成分
样品固定
NMT测试服务
NMT检测过程
测试流程
实验设计
参考文献
数据处理与发表
NMT数据处理及文章发表
数据处理
文章撰写
文章发表
NMT设备与采购
NMT活体工作站系列产品(共12款)
非损伤微测系统全能型(经典版)
非损伤微测系统全能型(限量版)
了解系统耗材
了解售后服务
NMT设备应用单位
NMT设备应用实例
NMT论证素材汇总
NMT系统售后服务
NMT系统耗材
NMT系统操作培训
NMT仪器维修维护
NMT系统使用经验
NMT售后资源文件(重要文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材料
NMT测试计划
公司简介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旭月(北京)生物功能研究院
美国扬格公司
NMT产业联盟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