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大肠杆菌对离子和非离子渗透胁迫的机理

来自NMT百科
Yonglei讨论2014年7月11日 (五) 10:29的版本 (以“<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990000; font-size:16px solid;"> 大肠杆菌对离子和非离子渗透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应</p> {| style="width: 100...”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肠杆菌对离子和非离子渗透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应

胞外高浓度的NaCl引起大量的Na+进入细胞,导致质膜去极化,使K+难以吸收。相反,电中性的非离子渗透物没有显著引起细胞膜的去极化。但是细菌细胞是否有这种变化还没有报道过。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Tasmania)Sergey Shabala实验室使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等方法,研究了大肠杆菌在NaCl和蔗糖处理下K+流速的变化以及基因的表达,发现细菌通过增加有机渗透物质的合成,以及控制跨膜的离子流进而增加胞内的渗透压来适应高渗胁迫。研究表明,快速增加的高渗NaCl引起了K+的大量外流,导致胞内K+含量下降,同时Na+积累在细胞中。然而,等渗的蔗糖处理却缓慢增加了K+的吸收。NaCl和蔗糖处理大肠杆菌后上调的基因中有40%不同,进一步说明离子和非离子渗透调节作用具有显著的差异。

这篇文章揭示了细菌应对渗透胁迫的不同机制,给出了离子流的直接证据,说明了电压门控的K+通道对细菌适应高渗胁迫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Shabala L, et al.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9, 11: 137-148.

全文下载

返回技术周报

200px

图注: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了NaCl和蔗糖处理下大肠杆菌K+流速的变化。图中正值为内流,负值为外流。

取自“http://xuyue.net/wiki/index.php?title=第126期-大肠杆菌对离子和非离子渗透胁迫的机理&oldid=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