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胁迫钙信号分析仪
非损伤微测技术是许越教授与匡廷云院士、杨福愉院士、林克椿教授等科学家一道,在美国科学家Lionel Jaffe的钙离子振荡电极技术(Vibrating Probe:VP,1974)原理基础上,以2005年创立的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技术支持和商业后盾,经过分子离子种类扩增,测量精度的大幅提升,测量方式的模块化、自动化、专业化、智能化、标准化改进,以及3D立体数据采集及动画演示等新功能的成功研发而成。目前,非损伤微测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同类型VP技术商业化产品,比如澳洲MIFE,美国SIET、SERIS等品牌中的一员,并于2021年获得“国际领先”科技成果评价。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是一种超高灵敏度,非接触方式、以流速为单位,检测材料外部离子分子浓度及其梯度的技术。 可测样品种类繁多,小到菌、单细胞、液泡,大到组织、器官、整体都可检测。NMT是一种研究活体材料的底层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人员基于NMT能够建立自己独有的Me-Only研究平台,从而获得极具创新的研究成果。基于NMT商业化的设备统称为非损伤微测系统。
YOUNGER品牌(原产地:美国)和旭月品牌(原产地:中国)的非损伤微测系统,包含:BIO系列、NMT100系列、NMT200系列、NMT100S系列、NMT200S系列、NMT150系列、NMT活体工作站系列、Physiolyzer®系列、NMT300系列、fmNMT系列(荧光NMT)、aiNMT系列(人工智能NMT)、imOmicsNMT系列(动态离子分子组学NMT)、apNMT(动植物联用NMT)、cmNMT(共聚焦NMT)、airNMT(空气中使用NMT)、GRASS(重力研究NMT)、tNMT(教学NMT)等,已发展至第八代自动化智能产品。扬格/旭月的NMT系统全部采用美国扬格(旭月北京)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imFluxes智能操作软件,将十余年的NMT应用大数据与设备实现完美结合,并且在产品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扩展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扬格/旭月已取得基于NMT的数十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并发布20余项标准,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所有产品全部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扬格/旭月所销售的NMT专用耗材,由扬格/旭月研发中心结合十余年的经验、摸索并自主研发生产。NMT专用耗材较传统的通用型耗材保质期更长,性能更稳定、可靠,所有对外销售的耗材全部经过严格的生产、检验流程。
扬格/旭月的NMT系统已经帮助国内外科研单位取得近百项各类专利,以及包含Nature、Cell、Science在内的900多篇论文。同时,已销往欧洲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拥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1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北大、上海交大、华中科技大、中山大学、中国农大、华中农大、南农、西北农林等知名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各研究所,以及协和医院、301医院等知名医院。
2021年6月24日由国家科技部认定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应用》从理论、技术、产品和应用,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点击了解详情)
-
中文名称:温度胁迫钙信号分析仪
英文名称:MechLyzer®
型号:TCA300-XY系列 / TCA300-YG系列
品牌(产地):旭月(中国)/ YOUNGER(美国)
简介:
“温度胁迫钙信号分析仪”是基于旭月专利技术(ZL200910090085.6、ZL201210462127.6 等)通过高 灵敏无损检测方式,实时定量监测植物根部、叶肉组织及细胞活体样本在温度胁迫下的钙信号动态变化, 精准解析植物响应高/ 低温的生理机制。该设备突破传统NMT 技术局限,整合温度胁迫研究领域标准实 验方法,结合智能算法,直接输出钙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及温度胁迫调控路径分析结果。其核心优势在于模 块化设计与智能化分析系统,可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及动态分析,并配备高/ 低温处理模块及样品表 面/ 环境温度同步监测装置,满足复杂实验需求。作为国际领先的活体生理研究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农作 物、园艺作物及林木的温度胁迫基因功能验证、抗逆机制研究及品种改良,为作物抗逆育种、气候变化适 应性研究及生态保护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
-
一. 能力检测
- 温度胁迫跨膜钙信号强度检测
- 温度胁迫H+-ATPase 活性检测
二. 其它功能
- 样品表面温度实时动态监测
- 高/ 低温标准化处理
- 检测环境温度实时监测
-
- 直接获取温度胁迫跨膜钙信号强度数据;
- 活体样品不接触、无损伤、快速、实时监测;
- 超高灵敏度(10-12mole级,比传统技术高3-6个数量级),可捕捉到温度胁迫跨膜钙的瞬时、 微弱信号;
- 根部、叶肉组织、叶肉细胞多水平可视化检测,实验结论更全面、准确、可靠。
-
·温度胁迫跨膜钙信号强度:
Cell种康:无损“电生理”钙流为揭示水稻感知寒害的分子机制提供直接证据
Nat Plants林鸿宣院士:“无损电生理”跨膜Ca2+流 为G蛋白通过钙信号调节蜡质合成进而调控水稻耐热性提供证据
New Phytol于彦春/武丽敏:NMT发现KAR酶失活致热激后叶肉吸Ca失调为KAR酶通过调节胁迫信号赋予水稻耐热性提供证据
Mol Plant万建民院士:无损“电生理”Ca2+流作为膜通道功能核心验证手段 为揭示CNGC9通道调控水稻低温响应机制提供证据
·温度胁迫H+-ATPase活性检测:
Int J Biol Macromo北京林大沈应柏:植物感知高温环境的一种早期信号网络,有助于耐高温植物的选育
-
2021年6月24日由国家科技部认定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多方专家,一致认为《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应用》从理论、技术、产品和应用,总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