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
《非损伤微测技术》(简称:NMT)是一种检测分子离子的技术。人们为什么需要检测分子离子?
大家知道,钠离子(Na+)氯离子(Cl-)是食盐的主要成份,是人体必须的元素。吸入氧气分子(O2)呼出二氧化碳分子(CO2)也是人类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角色也是CO2分子。因此,与分子离子相关的技术,特别是高端检测技术是影响人类方方面面的关键核心技术。
如同列文虎克研发了显微镜技术,让人类真正进入到了细胞生物学的时代;华生和克里克利用生化技术发现了DNA,把人类带入了分子生物学的时代一样,旭月领军的中国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现代非损伤微测技术,让生命科学进入了与中华“天人合一”文明相契合的,关注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科学研究时代。
习近平主席说:“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但关键核心技术的诞生往往是历经磨难。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非损伤微测技术》就是这样一个历经20余载,在旭月创始人,原美国航空航天局高级研究员许越先生的带领下,在中科院植物所匡廷云院士、中科院物理所杨福愉院士、北京大学林克椿教授,以及国家杂交水稻中心袁隆平院士、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武维华院士、中科院植物所种康院士、中国农科院万建民院士、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杨维才院士等12位院士,和超过2000位中国老中青三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艰苦奋斗,团结拼搏下,坚持聚焦分子离子检测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化创新、理论创新,最终锻造出世界领先、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损伤微测技术”。此时此刻,全国成百上千的科技工作者正利用这一国之重器,在精准医学、现代农业、环境保护、中医药创新,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以赶超世界基础科研水平为契机,脚踏实地开展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成果转化工作。
旭月公司自2005年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以来,始终坚守“做科研,服务科研,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创业初心,通过自身科技研发已获得核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例如世界首创商业化IAA分子传感器的研制成功,以及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活体功能组学科学理论。2021年6月,经科技部认定机构评审,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应用》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服务科研“上,旭月公司经过16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设备生产检验、耗材质量监督及售后服务质量评测体系,为国内外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创新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国内外学者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在20多个领域发表中文核心文章118篇,SCI文章475篇,其中在顶级期刊,如CELL、NATURE、SCIENCE等发表文章19篇,总影响因子1906,同时助力我国学者与23个国家及地区科学家开展相关合作研究,NMT设备和服务已远达欧洲瑞士苏黎世大学和美国耶鲁及哈佛大学。
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旭月曾成功助力2008年北京奥运青岛赛场浒苔爆发趋势预测,为袁隆平高产水稻团队提供科研数据,与北京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合作,开创性地完成了NMT技术的精准用药等理论验证工作。近些年还成功推出种子活力速测仪、水健康速检仪、护肤品检测仪等民生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十八大后,以及当今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旭月发起成立了《中关村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产业联盟》及NMT国际标准化委员会,按照国家标准化战略部署,已立项几十个非损伤微测技术相关的团体标准。现在,旭月人正满怀信心地利用世界领先的技术优势、国际人才优势、强大研发优势、科研服务优势和多年积累的成果转化经验,大力帮助中国各行各业加速NMT成果应用及转化,为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NMT研究成果的民生市场应用转化项目包括:
- 饮用水安全生物快速检测(发明专利:ZL201210353263.1)(http://wsi10.com)
-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发明专利:ZL201210462141.6)
- 肿瘤组织手术边界快速界定(商业机密)
- (仿制)药物成份快速生物鉴定(商业机密)
- 化疗药物个性化应用方案(商业机密)
- 植物种子活力快速测定(发明专利:ZL201210462127.6)
- 等等。。。。。。
为响应国家号召,旭月在数据可视化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http://xuyue.net/3D/)
-
1993年
旭月创始人许越,在首都师范大学攻读植物生理硕士期间,与导师邱泽生在《植物生理学通讯》发表“膜片钳及其在高等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同年,以自主研发组装的”植物根系氧化还原科研系统”为技术支撑的硕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为日后旭月公司引进、消化和在创新电生理技术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996年
许越到美国麻省州立大学Amherst分校Peter Hepler实验室攻读植物生理学博士学位。
2000年
许越获植物生理学硕士学位。
2001年
许越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Lionel F. Jaffe 教授,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成立美国扬格公司,开启NMT商业化进程。
2002-2004年
扬格公司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利用非损伤重力感知分析系统(GRASS)合作开展空间重力学研究。
2005年
在匡廷云院士、杨福愉院士和林克椿教授感召下,许越先生抱着技术报国的理念,将NMT带回中国。
2006年
2006年5月26日《科学时报》对“非损伤微测技术”作了相关报道,同时20多家网上媒体对此进行了转载报道;
许越领导编著的《Plant Electrophysiology》第五章“非损伤离子选择电极技术在植物发育研究中的应用”,已于2006年由Springer出版。
2007年
在匡廷云院士、杨福愉院士和林克椿教授组成的战略顾问团的指导下,旭月制定出“助力国家科学发展,让中国科学家用得起新技术”的战略方向。
2008年
无偿支持国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国家海洋局合作阐明了青岛帆船赛场浒苔异常生长机制。
2009年
2009 年8 月31 日科技日报以《“双桨战略”助中小企业突围》为题大幅报道旭月公司的事迹。该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及搜狐等知名网络媒体转载。
2010年
正式提出:“做科研,服务科研,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旭月理念。
2011年
旭月开始NMT国产化的战略布局,为依靠自主技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做准备。
2012年
旭月秉承“开放包容,共享共赢”的理念,与国内外NMT领域的组织和个人积极开展合作。
2015年
经过10年磨练,以许蕾、张增凯和杲红建为代表的第一代旭月人团队逐步成型,为旭月的未来发展奠定了人才队伍基础。
2016年
许越先生自传第一部《旭月东升·再读美国》出版,记录了科研成果转化的经验。
2017年
回报社会,与北京林业大学签署“就业实践与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并挂牌。
2018年
《旭月成功经验28条》发布。
2019年
现代NMT创始人许越先生被评为“中国NMT界乔布斯”。
2020年
面对国际科技竞争挑战,提出“旭月抗战”精神,承担起国家科技强国的企业使命。
2021年
进一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的理念发展企业。
-
2005年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
2006年
旭月先后获得“国家对留学人员创业资助”、“海淀科委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等科技部、北京市、中关村各级项目支持,成为中关村明星企业,被《科学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
2007年
旭月成立全球首家“非损伤微测技术测试中心”,与麻省州立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农学院、山东师大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投入运行。
2008年
旭月《护肤品安全监测仪》项目成功通过北京市海淀区验收。 旭月《乳腺癌化疗药物个体化筛选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8年创业风险投资备选企业项目”推荐奖。
2009年
旭月与袁隆平院士团队签署合作协议,利用NMT开展生态保护与水稻高产研究。
2010年
NMT发明人Lionel F. Jaffe 教授出任旭月公司学术顾问。
2011年
旭月受清华大学、普渡大学等单位邀请,共同举办“国际非损伤微测技术及生物传感器研讨会”。
2012年
澳大利亚著名学者、“外专千人”Sergey Shabala教授出任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测试中心外方主任。
2013年
“旭月(北京)生物功能研究院”成立,在生命科学界形成“北旭月功能,南华大基因”的格局。
2014年
旭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非损伤微测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成立NMT国际标准化委员会。
2015年
旭月牵头成立“中关村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产业联盟”,北京市民政局为表彰旭月在NMT领域的突出贡献,特批将旭月品牌加入到联盟名称中。
2016年
旭月已在国外建立NMT国际合作中心8家,在中国建立国际合作中心28家。
2017年
NMT设备及耗材实现100%国产化,获得中关村NMT产业联盟认证。
2018年
旭月累计获得数十项NMT专利,建立了完整的NMT专利体系。
2019年
旭月NMT设备销往瑞士苏黎世大学,进军欧洲市场。
2020年
旭月参与国家新冠肺炎预防、治疗研究项目,推出“NMT抗新冠病毒药物筛选仪”、“NMT新冠肺炎免疫研究工作站”等抗疫系列产品。
2021年
旭月开启NMT标准化元年,同年,大力赞助支持中关村NMT联盟推出“NMT一带一路计划”,践行旭月创始人“科技报国”理想,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1974年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MBL,5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的神经学家Lionel F.Jaffe教授正式提出传统NMT技术概念(时称:振荡电极技术Vibrating Probe Technique)。
1990年
Lionel F.Jaffe教授应用NMT成功测定单细胞的钙离子流速,传统NMT诞生。
2000年
现代NMT创始人许越先生在美国开始接触并改进传统NMT。
2001年
传统NMT完成了从第一代实验室原型机,向第二代科学仪器的转变,现代NMT诞生。
2002-2004年
许越发明高精度高灵敏度双通道NMT系统,为“动态分离子组学(活体功能组学)”奠定了技术基础。
2005年
NMT正式进入中国并加速商业化进程。
2006年
第三代NMT设备问世,NMT售后服务体系标准建立。
2007年
全球首家“非损伤微测技术测试中心”在北京旭月公司成立,NMT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8年
第四代NMT设备问世,NMT设备由单一产品发展为拥有差异化功能、针对不同检测对象的系列产品。
2009年
陈少良教授在Plant Physiology上利用单一发表中国科研界首篇高水平NMT成果,通篇只使用了NMT一种技术。
2010年
NMT实验被写入《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教程(第三版)》,正式进入全国高校生物实验教材。
2011年
NMT设备国产化成功,进入第五代。
2012年
中国科学界NMT成果总数首次超过海外。
2013年
NMT被科学界称为“后基因组时代必备的功能研究设备”。
2014年
“NMT国际标准化委员会”成立,NMT迈入标准化时代。
2015年
基于NMT的“活体生物信号水安全检测法”诞生,NMT进军产业化领域。
2016年
第六代NMT活体工作站问世,实现NMT设备个性化订制。
2017年
旭月自主研发的IAA、Pb2+、Cu2+传感器先后上市,标志着中国NMT自主研发实力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
第七代NMT设备"NMT Physiolyzer®"问世,自动化大幅提升,可个性化选择、搭配功能。
2019年
中国科学界取得的NMT成果超过1000项,其中SCI文章影响因子总和突破1000。
2020年
NMT被中关村NMT产业联盟认定为“生命科学核心底层技术”。
2021年
第八代智能NMT设备问世,首次实现全自动、高通量检测,NMT产业化迈上新台阶;基于NMT的离子成像仪、离子计研发成功,进入科研市场;教学版NMT系统问世,助力国家教学事业,培养NMT后继人才。
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应用、产品和活体功能组学理论,经科技部认定机构评审,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
院士顾问
杨福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评价:杨福愉是中国生物膜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注重交叉的科学视野、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的学者风范、和蔼无私的育人情怀、淡泊名利的求实精神、关爱同事的长者风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评)
匡廷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评价:匡廷云是中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家,是中国叶绿体膜研究新领域的开拓者。她在光合作用、光合膜、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她开创的创新研究工作对中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巨大贡献。(杭州师范大学评)
深度合作院士
姓名
单位
合作成果
发表期刊
曾益新
十九届中央纪委 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副主任K+、H+信号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王世强
北京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钙信号在神经-心脏相互调控中的作用
武维华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
九三学社 中央主席NRT1.5/NPF7.3 Functions as a Proton-Coupled H+/K+ Antiporter for K+ Loading into the Xylem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杨维才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Integration of ovular signals and exocytosis of Ca2+channel by MLOs in pollen tube guidance
Nat Plants
朱永官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
A novel 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 with a biocathode in the rice rhizosphere
Bioresource Technol
袁隆平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氮肥高效施用与环境污染防治
种康
中科院植物所
COLD1 Confers Chilling Tolerance in Rice
Cell
OsCIPK7 point-mutation leads to conformation and kinase-activity change for sensing cold response
J Integr Plant Biol
万建民
中国农科院
A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mediates cytoplasmic calcium elevation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rice
Cell Res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and Phosphorylation of OsCNGC9 Confer Enhanced Chilling Tolerance in Rice
MOL PLANT
谢剑平
中国烟草总公司
Carbon nanoparticles enhance potassium uptake via upregulating potassium channel expression and imitating biological ion channels in BY‑2 cells
J NANOBIOTECG
张佳宝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Potential Root Foraging Strategy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for Potassium Heterogeneity
Front Plant Sci